堆积想法

宝石之国-骨肉魂——关于骨肉魂的理论猜想【19/04/04】

  • 为什么肉族的寿命有限,而骨族的寿命却如此长久?

  • 为什么骨族的寿命长久,但为什么弄丢了身体就会失了记忆?

  • 为什么魂族的形骸可变化,祂们还是生物吗?

——————

本文字只是一种对“骨肉魂”这个设定的理论猜想,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P.S.:涉及理论方面的引用,如果难以理解原文的话,请直接跳跃到后文的黑体字部分。

——————

福冈伸一所著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里的原文摘要(其中薛定谔的观点引用自薛定谔本人所著的《生命是什么》):

...生命能否成立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从无序中提取出秩序。...

生命如何维持动态秩序

      分析了这么久,我们只搞清了问题本质的前提条件。生命的确遵循着物理原则,但它并没有任热运动摆布,而是从随机运动中孕育出了复杂得秩序。贝壳与小石子的差别就在于这种秩序。而且,只要贝类生物还活着,贝壳就会逐渐变大。换句话说,秩序也处于动态。

      薛定谔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扩散尚未完成时,浓度会呈现出渐变的趋势,携带一定的信息,但过不了多久,微粒就会均匀分布,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现象不仅限于浓度,温度、能量的分布,以及代表反应性趋势的化学势也是如此。差距会迅速缩小,达到均衡。物理学家将其称为热力学平衡状态或最大熵状态。一旦达这种状态,这个系统就死了——物理学家常将自己研究的世界称作“系统”。

      熵是衡量混乱度的标尺。所有物理过程到最后都会达到最大熵状态,即物质均匀扩散的状态。熵一旦达到峰值,一切都将结束。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加原理。

      然而,生物们并没有陷入动弹不得的“平衡”状态。生物当然也会死,然而生物的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系统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问题是,与普通的非生物反应系统相比,生物达到这一状态的时间要长久得多,比如人类,就需要足足十几年时间。在此期间,生命会生长,会自我复制,受伤生病后会自愈,会继续活下去。

      也就是说,生命拥有两种能力:维持现有秩序的能力,与孕育出新的有序现象的能力。

      生命是如何实现这两种能力的呢?薛定谔没有给出具体的运行机制,但他做出了如下预言:


      根据已知的生命物质的结构,我们会发现,他的工作方式无法归结为物理学的普遍定理。这不是因为是否存在“新的力”在支配生命有机体内单个原子的行为,只是因为它的构造同在物理实验室中研究过的东西都不一样。简单来说,一位熟悉热引擎的工程师在检查电动机的构造后,会发现它在按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新原理工作。他会发现以前熟悉的制锅用的铜,在这里却成了长长的铜丝缠绕而成的线圈,还会发现以前熟悉的制作杠杆和汽缸的铁,在这里却嵌在那些铜线圈里面。他知道这是同样的铜和同样的铁,服从自然界同样的规律。在这一点上,他是对的。可是,构造的不同却让这些装置采用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做功方式。他不会怀疑电动机是由幽灵驱动,尽管它不用蒸汽,只要按一下开关就开始运转。


      薛定谔认为,生命用来抵抗熵增加原理,构筑秩序的方法之一,就是“负熵”。既然熵是衡量混乱度的尺度,那么负熵代表的就是混乱的对立面,也就是“秩序”。

      只要生命还活着,它的熵就会越来越高。换句话说,它会越来越接近最大熵状态,即死亡。为了防止自己陷入这种状态,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负熵,即秩序。进食即摄取负熵,是生物生存的手段。

      薛定谔这样说道:


      众够所周知,高等动物以汲取“秩序”为生,因为被它们当作食物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物中,物质的状态是极为有序的。动物利用这些食物以后,排泄出来的成分便大大降解了。


      薛定谔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比喻。然而,他犯了一个天真的错误。生命并不会将食物中的有机高分子的“秩序”作为负熵的源泉。生物会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秩序”,无论是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尽数分解,剔除它们携带的信息之后在进行吸收。因为食物中的“秩序”是其他生物的信息。对摄食者来说,这些信息无异于杂质。

      不过我们必须肯定,薛定谔也不是完全想偏了。进食的确孕育出了抵抗熵增加原理的力量。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呢?为了弄清楚其中的机制,我们必须将视线投向鲁道夫·舍恩海默。这位孤独的天才与薛定谔活跃在同一个时代,却早早离开了人间。

  • 为什么肉族的寿命有限,而骨族的寿命却如此长久?

    答:

    据引用内容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肉族的寿命有限是因为他们仍然处于与需要摄取能量才能生存的状态,我们暂且将这个状态称为“生物状态”。在生物状态下,肉族拥有“维持现有秩序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有限,而且需要摄取能量才能生存——和“与孕育出新的有序现象的能力”——也就是繁衍出新的生命。在这个状态下他们需要对抗熵增,防止自己进入热力学平衡状态或称最大熵状态,也就是死亡。据现有知识了解,一个“系统”(生命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概况)最终都会从“秩序”(系统中可用部分)走向“混乱”(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但其中可用部分减少)。生物与非生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非生物,也就是物质,是未形成“秩序”的存在,生物则是从“无序”中创造“秩序“,并且需要从外界摄取维持这种“秩序”的能量。

    骨族是由微生物组成的生命,其组成结构类似于矿物质,在形式上可以说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存在,而本质上依旧是生命。我们暂且把这个状态称为“生命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形成的“秩序”之精妙,既能同植物一样以光能为能量,又摆脱了进食其它生命的牢笼,同时比植物活得更加长久。

    附:

    肉与骨的分离,是作为一个生物而存在的人与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的人的分离。从一个服从自然法则的生物,到一个摆脱自然法则约束成为一个与自然平起平坐的存在——这是作为一个人类,到作为一个人的区别。


  • 为什么骨族的寿命长久,但为什么弄丢了身体就会失了记忆?

    答:

    “被粉碎之后,长期暴露在外的碎片中的微小生物,为了保存能量来保持最重要的位置资讯,将除此之外的资讯都丢掉进入了假死状态。”这是漫画中的原话。

    记忆是一种信息,如果说人生而有天性,那么记忆就是在天性的基础上长成的大树,若天性相同,记忆不同,那么长成的大树还会一样吗?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我们的记忆创造了我们。

    当一个人丢失了他的记忆,那么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吗?

    这是一种说法,漫画借此说法形象地将“抽象”的记忆喻化作宝石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成了漫画设定的一部分。

    也就是这些。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了解,所以不敢胡乱说明。如果以后对这方面有了确切的了解我会再详细说明的。


同样摘自福冈伸一所著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我们总觉得肉体是与外界隔离的个体,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然而,在分子层面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我们这些生命体不过是一团密度比较高的分子,是一堆“沉淀物”。而且沉淀物的内容还在不断更迭。有更迭,有流动,就意味着生命体还“活着”。要是不持续从外部摄入分子,那就是只进不出,收支自然就不平衡了。

  • 为什么魂族的形骸可变化,祂们还是生物吗?

    答:

    我们的形骸“不过是一团密度比较高的分子”,并且是需要“不持续从外部摄入分子”的。可魂族的形骸却如同雾气一样可变化,而且不需要摄食也不需要能量。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如同精神体一样的存在,可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离开尘世,所以需要金刚来帮助祂们遁入虚无。

    对于魂族不确定的形骸状态,大可理解为一种力(精神力之类的)控制原子分子组成的一个可见“沉淀物”。

    佛学方面,了解甚少,不敢妄言,做此猜测,言有不足,望谅解。


评论

热度(25)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TGCY | Powered by LOFTER